前往主要內容區塊
學生 教師 同仁 家長 校友 來賓

華岡之校史

開創期

中國文化研究所時期

本校創辦之初,原擬命名為遠東大學,並聘高信先生為校長。後因接受先總統蔣公之言,先 辦一學院,因而更名為中國文化學院。

先辦一學院,實為具體而微的大學,易於著手,此為創辦人欣然接受的原因。名之為中國文化學院,實有其歷史淵源與文化責任。梁啟超先生於民國十年,擬在天津辦一大學,定名為中國文化學院,並約創辦人往任助教。此校後因經費無著,而未辦成,但創辦人對任公知遇之恩,銘記心頭,以能繼任公遺志而報知遇,因而本校命名為中國文化學院,實有此意。創辦人與任公同以復興中國文化為己任,而又致力發展西方科技精華。

在辦學次第上,本校先設研究所,後辦大學部,此亦為遷就現實環境的做法。民國五十一年夏,創辦人以中國文化研究所之名義,招考碩士班研究生。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研究所之研究生,自不能局限於某二、三系,因而開辦之初,中國文化研究所內分十二學門,分別為三民主義學門、工學門、農學門、哲學門、文學門、史學門、地學門、政治學門、經濟學門、法律學門、藝術學門、家政學門。實質上每一學門,即是一單獨的研究所,若一時開創十二研究所,恐教育部為難,因有此權宜之計。

創辦人既想辦一知名學府,而且先從研究所辦起,因而對於師資的延聘,就特別慎重。各學門的門主任,更極一特之選,三民主義學門主任為羅時實,政治學門主任為張宗良,工學門主任為盧毓駿,農學門主任為詹純鑑,史學門主任為黎東方,地學門主任為孫宕越,經濟學門主任為孟昭瓚,法律學門主任為張慶禎,家政學門主任為葉霞翟,文學門主任為高明,哲學門主任為謝幼偉,藝術學門主任為張隆延。 所聘教授亦為學界名人,且學有專精者。

中國文化研究所於民國五十一年夏招生於台北,經過嚴格考試,錄取八十名,正式入學者七十二人,分屬十二學門,當時英才有三民主義學門周應龍、喬寶泰、張義信、譚先豫、潘中和、任大華、馬育興等七人;工學門林伯信、鄭嘉武、林成、何輔仁等四人;農學門安密邇、高清、王有忠、歐潤芝、楊天行等五人;哲學門吳怡、賀敏琳、李萍子、李鈞棫等四人;文學門李殿魁、許慈多、辛勉、楊叔籌、葉詠琍、莊嘉廷、陳介山、劉琦言、李道顯、趙逸文等十人;史學門蘇振申、朱 瑗、樂炳南、劉塗城、吳八駿、張開乾、王正明等七人;地學門劉國光一人;政治學門連奕文、高準、黃貴美、朱諶、沈成添、丁項托、蔡漢賢、王學書、王友仁、陳競芳、林享能等十一人;經濟學門張子元、廖大林、劉炳吉、馬世英、奚中元、高松濤、孫自強等七人;法律學門張溯崇、潘維和、武九靈、黃志鵬、吳皇龍、林茂松、鄭炎生、陳家驊等八人;藝術學門謝朝栻、姜一涵、顏文雄、徐矗明等四人;家政學門張培士、劉領弟、楊啟棟、張媛媛等四人。

中國文化研究所的第一屆研究生,在十一月二十四日正式舉行開學典禮,地點在陽明山國防研究院。這一天,是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創辦興中會的日子。選擇這一天開學,自有其特殊的意義,由此可見創辦人張其昀先生對這批學子的期許。

他們不僅在國防研究院行開學典禮,以後也在院裡上課,並且住在院裡,直到第二年三月一日,他們纔從國防研究院回到華岡,就在大成館上課,住宿和吃飯也都在大成館。那是文化的第一座建築物,當時也僅有此一座建築物。

創辦人對第一屆的研究生,視之如寶,要求他們不兼職、不兼課,全心全意,認真研究,育成英才。創辦人既有這樣的要求,因而對他們的待遇,也就特別優厚,使他們無後顧之憂。所有的研究生,每人月發獎學金八百元,並有西裝一套,其條件之好,超過國立大學的研究生。

民國五十二年夏,中國文化學院大學日、夜間部開始招生。中國文化研究所開始招第二屆研究生,入學者有六十六人。五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開學,故本校以三月一日為校慶,而以十一月十一日為返校節,實寓紀念大學部第一屆學生始業之意義。

本校的學生與校舍,可說同時增加。大學日間部的同學在華岡上課,並住宿於此。夜間部的學生,暫借師大附中上課。當時學生不多,大都住校,因而研究生與大學生相當熟習,唯與夜間部同學較少來往。

創辦人對研究生特別關懷,尤其對曾在國防研究院住過半年的第一屆研究生,倍加愛護。他們稱創辦人為「夫子」,或「老夫子」,而自以孔門七十二賢相許。

創辦人經常招集研究生共餐,一律是「盤餐」,兩葷一素,外加一碗飯,一份水果。創辦人吃飯較快,他吃完了就講話,不是垂詢各人的生活與求學狀況,就是說明他辦學的理想,諄諄教誨,期望能薪火相傳。

民國五十三年夏,中國文化研究所第一屆研究生畢業。創辦人對自己培養的碩士,特別愛護,還想繼續栽培,使他們更上層樓。第一屆畢業的研究生,幾均留校,有讀高級班者,亦有任講師者。所謂高級班,是選獲得碩士中之優秀之士,繼續深造,接受博士階段之教育。

民國五十三年九月,教育部正式核准三民主義學門、實業計畫學門、史學門、地學門、哲學門、經濟學門、政治學門、法律學門均從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分出,獨立為研究所。至五十六年,教育部又同意將文學門、藝術學門、家政學門,各自獨立為研究所。

民國五十六年夏,本校碩士班第四屆研究生畢業,大學部第一屆畢業。同年,教育部核准本校成立三民主義、史學、地學三個博士班,並招收第一屆博士班研究生。次年,教育部核准設立中國文學研究博士班。本校學士、碩士、博士之學制漸次完成。

當時之博士班要修畢規定學分,通過第二外國語考試、資格考試,始得提論文。論文須先經校內考試通過,方能報教育部,教育部學審會初審核,更換部分考試委員,再在部裡舉行一次論文口試,通過以後方得博士學位。因為博士證書為教育部所頒,故稱「國家博士」。

創辦人對本校同學獲得國家博士者,特別珍惜,故他在文章中一再提及民間興學,學生獲得國家博士,誠屬不易。

民國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是創辦人興學的十周年,創辦人很想在那時本校能獲得十位國家博士。也許是同學們的努力不夠,僅通過七位,創辦人也很滿意,他說這是「別的私立大學所不曾有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