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岡之校史
發展期
改制大學的經過及宏圖
本校於學院時期,有研究部、大學部、城區部等。大學部在改制為大學之前,已有博士班八所組、碩士班二十六所組,日間部學系則有五十二系組,夜間部十六學系。在我國教育史上,向以「學院」統攝學系,而本校於學院時期,則權宜以「學部」統攝學系。因學系的增加,「學部」亦有所調整,各「學部」的規劃,未能盡呈現本校的特色,(註一)且規模實已超過單獨學院所應有,對本校的發展,形成無形的限制。因此,本校於「學院」時期,即多次向教育部提出「正名」申請。
民國五十一年,本校籌辦之初,張創辨人初命名本校為「遠東大學」,因當時各項條件,有待充實,故暫稱「私立中國文化學院」。當時大學法規定,具備三個學院以上的條件,即可成立大學。至五十四年,本校已臻大學之條件,因此,民國五十四年以後,本校共六次報請教育部,爭取正名為「中國文化大學」,但政府受限於當時教育政策,未准所請。
民國六十八年蔣經國總統曾指示教育部,將已具大學規模的公私立獨立學院,逐步升格為大學。當時各大報,均報導此一關係我國當代教育史重大改變的教育政策。教育部旋於六月十二日公佈「公私立學院改名大學審查標準」。當時院長潘維和博士,在當年的畢業年刊上,以「華岡?實質上的中國文化大學」為題,向全校師生宣示正名為大學的決心,並認為正名為大學,是「實至名歸」、「水到渠成」的結果。
在學校獲悉「改名大學審查標準」後,即由教務處彙集資料,於民國六十八年內先後三次報請改大:第一次七月十五日;第二次十月二十二日;第三次十二月二十日。於民國六十九年二月初再報部請改制為大學,並積極籌備改制各項事宜。於二月六日第八六二次行政會議中,分析本校申請改大在師資、校地、校舍、設備、行政等五方面的有利條件。其他條件亦均超過教育部標準,且是最先提出申請而資料最完備者。六十九年二月二十日行政會議,決議籌備「正名改制大學典禮」諸細節,五月七日第八六四次行政會議,決定由總務處及早準備「中國文化大學」路牌備用。學校「水到渠成」、「實至名歸」的樂觀態度,是經過仔細評估的。茲徵引「華岡---實質上的中國文化大學」一文,第三節教育部所定標準及本校已有的規模評比,述之於後:
-
(一) 設置系所方面:
-
1. 教育部所訂標準:
- (1) 設置九個以上學系,依其性質,可以成立三個以上學院。
- (2) 設有三個以上研究所。
- (3) 各系、所辦理成績,經評鑑均列中等以上,具有半數列為成績優良。
-
2. 本校已達成的規模:
- (1) 設有大學日間部五十二系組,大學夜間部十六學系,分隸於八個學院(當時稱為學部)。
- (2) 設有研究所博士班八所、組,碩士班二十六所、組。
- (3) 各系、所評鑑成績均在中等以上,且有突出者。
-
1. 教育部所訂標準:
-
(二) 校地校舍方面:
-
1. 教育部所訂標準:
- (1) 大學須有校地二十公頃以上,其中應有運動場地三公頃。
- (2) 設有農學院者,須另有五公頃以上之農地,作為實習農場之用。
- (3) 大學校舍總建築面績,至少須有二○、○○○平方公尺,其中教室、圖書館、實驗室等, 均應配合系、所及師生數之實際情形及需要,足敷使用。
-
2. 本校條件:
- (1) 本校校地一一○‧九九三五公頃,已登記為財團法人私立中國文化學院所有之土地為五一 二‧八六八五公頃。有運動場地總面積約三公頃,正在籌建中之體育館工程完工後,將不 止此數。
- (2) 本校碧園實習農場,佔地約一公頃,租地約二十七公頃,華林社區佔地一 百甲,雙溪苗圃地○‧○六公頃,足敷農學院學生實習之用。
- (3) 本校校舍建築物二十幢,總面積八六、○七二‧二三平方公尺。教室、圖書館、實驗室等 亦符部訂標準,尤其中正圖書館共八層,佔地一一、四一二‧三六平方尺,藏書四○八、七七六冊,居全國公私大學院校之第三位,為私立大專院校之冠。
-
1. 教育部所訂標準:
-
(三) 設備方面:
-
1. 教育部所訂標準:
- (1) 各系、所教學及實習所需之圖書、儀器、機具、標本、模型、視聽器材等設備,應足敷使用。
- (2) 各院尚應有必需之特殊設備,如文學院應有語言實驗室,商學院應有實習銀行,實習商店 ,或合作社,工學院應有實習工廠,醫學院應有教學醫院,農學院應有實習農場等。
- (3) 大學圖書館設備,應合於「大學圖書館標準」之規定。
-
2. 本校條件:
- (1) 各系、所教學及實習所需各項設備已敷應用,最近並正陸續增置中。
- (2) 各院應有之特殊設備,如文學院之語言實驗室?本校為語文中心,商學院之實習銀行、實 習商店、合作社,工學院之實習工廠以及農學院之實習農場等,本校俱已齊備。
- (3) 大學圖書館條件,已如前述。
-
1. 教育部所訂標準:
-
(四) 師資方面:
-
1. 教育部所訂標準:
- (1) 各系、所依每班四人之標準,聘請足額之教師,以專任為原則,必要時得聘兼課教師,惟 兼任名額不得超過專任名額三分之一。
- (2) 專兼任教師,應經教育部審訂合格,未經審定者,不列入計算。
-
2. 本校條件:
- (1) 本校日、夜間部各系、所,共有四百二十七班,除部份藝術系、組師資(如國劇組、舞蹈 組等),格於事實,無法按一般標準聘足專任「合格」師資外,本校現有專任教師七七 八人,兼任教師一二三八人,惟本校另聘有博學碩望之「華岡教授」二六四人,均為當代 學術界權威,足堪負教育高級人才之責。
- (2) 各專、兼任教師資格,未送審者,最近已有多批報請教育部審定,並正繼續辦理中。另外 ,本校設博物館,為國內大專院校中唯一設有博物館之學校,典藏歷史文物計六八、五○ 六件。學校之出版品總數共計六三六種,十六大類,六八一、七三四冊,其中可分為叢 書類:新知叢書、西文叢書、華岡叢書、中華大典、中華學術與現代文化、大學叢書,及 其他等八大類,共八一○種;各種期刊:計有日刊、週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半年刊 及年刊等七種。
-
1. 教育部所訂標準:
由前所述,本校「正名」為大學當屬實至名歸,故教育部朱匯森部長於六月十一日正式宣布即日起,本校改名為「中國文化大學」。本校改制為大學,在學校立場是由學院「正名」為大學,因此,在民國六十九年六月十三日,於興中堂舉行「中國文化大學正名改制典禮」。前一日(十二)召開改大第一次行政會議,會中除議定「正名改制典禮」外,並決定同時舉行大學董事會、華岡評議會、大學第一任校長就職儀式。
六月十三日上午「改制典禮」上,張創辦人先以「大學正名感言」致詞,分析本校的特色,並對教育部「實事求是」的精神,推許是種「德政」。繼而董事會通過,由張創辦人(兼董事長)提名潘維和博士出任首任校長,並即席就職,由總統府資政吳經熊博士頒授大學印信。其後華岡教授代表錢穆先生、張昊博士,歷任院長代表張宗良博士,各學院院長代表法學院長查良鑑博士相繼致詞。
正名改制為大學對本校師生而言,自是一大鼓舞,故各方面都呈現一片進步的新氣象。其實學校早在二年前即研究改制後的相關編制,並因應教育部所定組織章程,學校組織有所調整。教育部於民國六十九年六月十八日,來校督視改制執行情形,其督視報告文(督字第一七八八一號)中,可見改制之初,本校的教學設備情形,該報告共分八項,茲引述於後:
第一、校園位於陽明山華岡,幽靜清麗,景色宜人,俯視北市,氣象萬千。建築宏偉,碧瓦飛簷,頗具文化特色。該校從無到大,構想宏遠,凡百舉措,無不站在時代尖端,以宏揚中華文化為務。故其教育,理器兼顯,特重民族精神,尊師重道,師生關係及品德思想教育。出版品類繁多,又有博物館之設,積極從事社會推廣服務、國際文化交流,創辦人高瞻遠矚,苦心孤詣,足資欽敬。
第二、師資素質逐漸提高,專任者六五六人較前已增加不少,送審情形亦大為改進,高學位之比率亦日漸增加,均屬可喜現象,仍請繼續努力。文、史、哲方面師陣容尤為堅強,老師宿儒,多為延攬。研究所畢業生則擇優留校,現又訂有「師資培養專案」,每年選送校友五人出國深造,由學校供給一切費用,期限二年,必要時經核准得延長一年,返國後至少應在校服務四年,以充裕師資之來源。同時,該校亦延聘獲有博士學位學驗俱豐之學者及校友返國任教,並訂有「教師聘任服務辦法」,嚴限教師送審,逾期不予續聘,其對提高師資素質之決心,可以概見。
第三、課程安排尚稱合理,且能顯示系所特性,並發揮預期功能。選課亦已有所增加,唯希望繼續增添,以配合學生興趣,世界發展及國家需要。部分科系課業負擔較重,每週上課有高達三十八小時者,恐影響學生消化及自修。最近該校擬集合相關系組,開設系際課程,以實驗博雅教育之推行,雖富創新精神,但結果如何,猶待事實證明。自編教材不少,唯請隨時注意新出版物之內容,參考佐證,及時修訂,實驗內容,亦應與之配合,以期理實一致,而宏效果。
第四、該校圖書館高八層,建坪一萬一千餘平方公尺,閱覽座位三千一百個,以及參考教室多間。藏書四十餘萬冊,連同中西各半之期刊一千三百餘種,可謂相當豐富,並列有時間指導學生如何使用圖書,均足稱道,唯系圖書館空間應續增加,新出版之專業書刊,仍請注意添購。博物館典藏文物六萬四仟餘件,並經常舉辦藝文教學活動,誠為公私立院校所僅見。語文中心訂有作業規程,規定學生從事共同語文及專門語文之實習,凡實習成績不及格者,一概不得畢業,以提高英語之程度。該中心設有語言教室七間,設備新穎,效果亦佳。部份理工系所成立稍晚,設備較差,唯該校已盡力充實,較前已大有進步,如電機系等雖未達公校標準,但較前已頗有改觀。理科方面,最近新購世霸型電腦,對教學頗多助益。該校租用土地二十七公頃,華岡基金會曾撥用五十八公頃之土地現正規畫作為碧園實驗農場,內分園藝、畜牧、林木、觀光、遊樂等區。及華林實驗林場,尚富發展潛力。其他系所設備尚敷教學之用。經查資料顯示,該校自民國六十五年評鑑迄今,增購儀器設備已達一億四百參十餘萬元,如以六十八學年度八月至十一月而言,已支用四千九百餘萬元,較上一年度同期成長率為百分之二百八十三,以私立院校財務籌措之不易,能有如此進步,足見學校之力爭上游,值得嘉許。
第五、研究成果尚佳,尤以文、史、哲方面為最,每年獲頒學術性獎金者,頗不乏人。其著作及研究心得,均交由該校出版部出版,目前出版之定期刊物有文化季刊、世界華學等八種,專書如中華大典等九百餘件,頗為國內外所重視。如能將研究心得發表於國外知名學術刊物,對提高研究興趣及該校學術地位,諒多裨益。自然學科方面,亦宜作有計畫之鼓勵,以謀均衡發展。建教合作亦尚具成績,目前已與衛生署等十餘家公私機構從事建教合作,尚請多所爭取,接受專題委托研究,所得經費以補購置研究設備之不足。唯研究主題,最好能與教學密切相關,師生共同參與,以宏教學效果。
第六、該校畢業校友已逾三萬,其中通過本部(教育部)博士學位口試者六十人,碩士一、七七六人,獲國外博士者據稱為七十四人,碩士一千三百餘人。歷年高普考之錄取比例,亦逐年增加,如以司法官考試為例,今年錄取之一一六人中,該校校友即佔十一人。畢業而未出國深造者,頗多從事地方建設,或工商活動,對國家社會之繁富,貢獻良多。至於校友之聯繫,目前則設有校友總會,定期出版會訊,分送校友。另國外有分會三十五處,國內二十四處,聯繫密切。
第七、工作效率頗高,教務行政人員均由傑出校友擔任,年富力強,合作無間,致課務學籍等之管理,頗合要求。近並實施電腦作業,當更迅速正確。夜間部更屬多彩多姿,無論教學、實習、出版、輔導、活動、作業及批改,均有聲有色,就本組所看之夜間部中,洵為個中之翹楚,足資讚佩。
第八、該校與韓國慶熙等大學、日本天理等大學、美國聖若望等大學均締為姐妹學校,經常互換師生,交換書刊。並耗費鉅資,派遣藝術科系師生前往歐、美、菲、港等地訪問演出,對宏揚中華文化,促進國際學術交流,貢獻良多。
上引教育部的督視報告,雖指出本校有待改進之處,而本校的諸多特色,對公立大學亦有示範作用,其中稱許本校「凡百舉措,無不站在時代尖端」,亦可顯示本校建校之宏圖。
學院增設及發展
民國六十九年正名改大後,原有之學部取消,改稱為學院。六十九年十二月五日教育部正式來函核可本校組織規程,其中關於研究所及學院隸屬學系如下:
- (一) 研究學院:
各研究所均隸屬於研究學院。博士班七所:三民主義研究所、實業計劃研究所(分工學、農學兩組)、史學研究所、地學研究所、中國文學研究所、經濟學研究所、哲學研究所。碩士班二十一所:三民主義研究所、實業計劃研究所(分工學、農學兩組)、哲學研究所、中國文學研究所、地學研究所(分地理、氣象兩組)、史學研究所、政治研究所、經濟學研究所(分經濟學、合作經濟學兩組)、法律學研究所、藝術研究所、家政研究所、日本研究所、西洋文學研究所(分英國文學、法國文學、德國文學三組)、勞工關係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分航運、資源兩組)、應用化學研究所、民族與華僑研究所、大陸問題研究所、中美關係研究所、企業管理研究所、兒童福利研究所。 - (二) 文學院:
設哲學系、中國文學系(分中國文學組、文藝創作組)、史學系,共三學系。 - (三) 外國語文學院:
設東方語文學系(分日文組、韓文組、俄文組)、英國語文學系、法國語文學系、德國語文學系,共四學系。 - (四) 理學院:
設應用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地理學系、氣象學系、地質學系、海洋學系(分地質組、航海組、生物組)、植物學系、體育學系(分體育組、舞蹈組),共九學系。 - (五) 法學院:
設政治學系、經濟學系、法律學系(分法學組、財經法律組),共三學系。 (六)農學院: 設園藝學系、畜牧學系、森林學系、蠶絲學系、土地資源學系、家政學系(分家政組、食品營養組),共六學系。 - (六) 工學院:
設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化學工程學系(分陶業組、造紙組)、印刷學系、電機工程學系、機械工程學系,共五學系。 - (七) 商學院:
設國際貿易學系、企業管理學系、會計學系、觀光事業學系,共四學系。 - (八) 社會科學學院:
設新聞學系、市政學系、勞工關係學系、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共四學系。 - (九) 藝術學院:
設美術學系、音樂學系(分西樂組、國樂組)、戲劇學系(分中國戲劇組、影劇組),共三學系。
本校改制為大學,教育部核可之學院,除前述之大學部九學院及研究學院外,並設夜間部。夜間部共有十六學系:中國文學系、行政管理學系、經濟學系、法律學系、市政學系、社會工作學系、新聞學系、大眾傳播學系、應用數學系、地理學系、印刷工程學系、家政學系、國際貿易學系、企業管理學系、銀行學系、觀光事業學系。
九學院及研究學院為改制大學時的編制,日後為適應需要,其編制有所調整。如於民國七十四年起不再設研究學院,各研究所歸建於各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則於七十五年裁撤,所屬學系并入其他相關學院。另外,於七十八年成立新聞暨傳播學院,八十二年又新成立環境設計學院,目前共有十學院。
在本校的長期發展藍圖中,有醫學院設置計畫,但正名改制為大學時,並未往此方向發展,而將高成本,且不易看到成果的藝術科系,擴充為藝術學院。當時國內教育界尚未重視藝術人才的培養,設有藝術科系的學校,僅及專科。十餘年後才有國立藝術學院的成立。新聞暨傳播學院、環境設計學院的設立,在我國教育史上,亦均屬首創。教育部督視報告中謂本校「凡百舉措,無不站在時代尖端」,豈是虛譽!本校十學院的設置,均是「站在時代尖端」,為國家社會培養人才而成立。
本校創校理念,張創辦人曾歸納為以下四點:
- (一) 東方與西方的綜合
- (二) 人文與科學的綜合
- (三) 藝術與思想的綜合
- (四) 理論與實用的結合
本校諸學院的設置,即具體地落實上述理念。以下略述各學院系所發展的經過:
-
(一) 文學院
在改制正名為大學之前,本校設有文學部。文學部除有哲學系所、中國文學系所、史學系所外,尚有東方語文學系(下設日文組、韓文組、俄文組)、英國語文學系所、法國語文學系所、德國語文學系所、新聞學系。在改制為大學之後,諸語文學系另成立外國語文學院。
民國五十二年本校初創之始,有十五學系:哲學、中國文學、史學、東方語文、英語、法語、德語、地理、新聞、美術、音樂、戲劇、體育、家政、建築等。張創辦人建校理想,有一整體理念,他認為「大學教育始於德育,終於美育」,教育界公認教育宗旨為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均衡發展,本校創立之初十五學系實已具體而微地設立與五育相關之諸學系。
與藝術及外國語文相關的各學系,原屬文學部(文科),改大之後獨立為藝術學院與外國語文學院。現在文學院中僅有哲學、中國文學、史學系。各學系均設碩、博士班。另外本校於八十五學年度,設立教育學程中心,於八十七學年度設立教育學系,皆隸屬於文學院。教育系原為夜間部社會工作學系,為培訓優良師資,因而改為教育學系。
-
(二) 藝術學院
本校創立之際,公私立大學對美育多不甚注意,而本校初創之十五學系中有美術、音樂、戲劇等與美育有關之學系。張創辦人於民國六十八年「上蔣總統書」中謂:
華岡學園中國文化學院之創設,旨在當此千載一時之黃金時代,負有作育建國人才之任務。其教育宗旨,則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均衡發展,使通才與專才相融合,理論與實用相發明,俾校友們均能勝任學術報國之職志。(略)中國文化之核心思想為制禮作樂,以今語言之,禮樂即群育與美育。哲學為抽象的思想,藝術為具體的行為。藝術之功用,為「顯微闡幽」,將中國文化之微言大義,透過藝術,與民眾相接觸,而獲全民之欣賞,耳濡目染,深入人心。故大學教育,始於德育,終於美育,而構成完整之體系。現在公私立大學於美育多不甚注意,本校於創立伊始,即有美術、音樂、戲劇、舞蹈諸系科,且有研究所,其展覽、演奏、演出諸種表現,則為全校師生所共享,人才輩出,堪以告慰。
可見美育的重視,確為本校建校重要特色。藝術學院現有中國音樂學系、西洋音樂學系、戲劇學系(分為中國戲劇組、影劇組)、美術學系、舞蹈學系六學系,並設有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其中中國音樂學系、中國戲劇組為全國所特有,影劇組則為全國所首創。
-
(三) 外國語文學院
本校建校理念為融合東西文化,為達此目的,語文通譯人才的培養,是必須的基礎,因此,建校之初,即成立有關外國語文之學系。東方語言學系中含日文組、韓文組、俄文組,於民國八十三年獨立成日本語文學系、韓國語文學系、俄國語文學系。本學院除顧及太平洋區主要語文,並兼顧及歐陸主要語文,設有英國語文學系、法國語文學系、德國語文學系。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其中有些地區的語文人才培訓,政府投資甚少,甚至完全未加注意。然而此等語文人才,近年來卻大為需要,本校預見未來,先期儲備,對國家社會貢獻不少。至今外交部韓語、俄語人才,多半仰仗本校校友。
本學院設有碩士班的研究所計有日本研究所、英國語文研究所、德國語文研究所、法國語文研究所、俄國語文研究所,共五研究所。本學院並設有語文中心,供本校學生修習共同語文課程使用。
-
(四) 理學院
本校於創始之初,即設有地理(分為地理、氣象組)與體育兩學系。學院時期並有理學部,改大後,理學部改名理學院。為培養科學人才,因應時代需要及本校條件,本學院之系、所、組,隨時而有調整。
目前本學院設有:應用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學系、生物學系、大氣科學系、地理學系、地質學系、體育學系、國術學系共九學系。其中,大氣科學、地理與地質三學系,為私立大學所特有;國術系則為全國公私立大學中,唯一培養國術人才的學系。
本學院現設有地理學研究所博士班、碩士班(分地理、大氣科學兩組),及應用化學研究所碩士班、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班。
本學院於民國五十四年曾成立海洋學系,五十八年分為海洋、航海二組,五十九年增設漁業組。六十三年海洋組更名為地質組,漁業組更名為生物組。航海組於七十五年起停止招生;七十六年地質組併入地質學系,生物組與植物學系合併成為生物學系。至七十八年,海洋學系取消,前後共二十四年。民國六十年曾成立植物學系,至七十六年與海洋系生物組合併成生物學系,共存在十六年。
-
(五) 法學院
改制為大學後,原法學部更名為法學院。法學院所屬系所,除了法學相關學系外,其他社會科學相關系所亦隸屬之。如原社會科學學院所屬系所,於民國七十五年起,陸續改編隸屬於法學院;勞工關係學系,於七十五年改隸法學院;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七十八年初改隸理學院,八十一年,再改隸法學院。
法學院現有政治學系所、經濟學系所、法律學系所、勞工學系所、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所、中山學術研究所、美國研究所、中國大陸研究所。其中,政治、經濟及中山學術等研究所設有博士班;法律系又分為法學、財經二組。
本學院所有系所之設立,多能契合時代脈動與社會實際之需要,例如:青少年兒童福利、勞工、中山學術及中國大陸研究所系,均為本校所首創。
-
(六) 農學院
民國五十一年本校創立時,即規劃農學部門,改制大學後即正式成立農學院。本院現設園藝學系、森林學系、畜產學系、食品營養學系、生活應用科學系、土地資源等學系,並有生活應用科學及生物科技兩研究所。其中園藝系是私立大學農學院中所僅有者,土地資源學系亦為本校所特有,生物科技研究所則為本校所首創。
生活應用科學系原名家政系,民國八十三年改為今名。食品營養系原屬家政系食品營養組,七十三年獨立為食品營養系。
為便於教學實習,本學院設有華林實驗林場、園藝場、溫室、養雞場等。農學院的教學,理論與實際並重。近年來本院教授亦對大陸提供台灣農業發展經驗,並多次赴大陸各地調查收集資料,已完成《大陸林業現況》的調查報告。本學院亦用心於台灣現有農林資源的開發、利用、保持,以及如何與經濟發展配合。
-
(七) 工學院
工學院於本校學院時期為工學部,改大後,改為工學院。本學院在張創辦人「發揚中國固有工藝」之宗旨下,不斷朝向改良中國固有工藝及技術的方向努力,發揚中國固有之工藝技術,並使之與現代科學接軌,使中國固有工藝得以保存並予以發展。
本院現有化學工程系、電機工程系、機械工程系、紡織工程系、資訊科學系(夜間部)。本院於八十七學年度將成立材料科學與製造研究所碩士班,該研究所為本院造紙印刷研究所造紙組改制而成。
紡織工程學系原為蠶絲學系,為配合國家經濟發展及業界之需要,自民國七十四年起改制為紡織工程學系。本校於五十七年成立印刷學系,八十六年改為印刷傳播學系,並隸屬於新聞暨傳播學院。另外原屬本學院之資訊管理學系,於七十九年改屬商學院。本學院原設造紙印刷研究所(分造紙組、印刷組),其中印刷組於八十七學年度改為印刷傳播系碩士班,並改屬新聞暨傳播學院。
-
(八) 商學院
學院時期商學部,改制大學後,正名為商學院。本學院成立之宗旨,為配合國家發展,培養高階管理人才,提昇學術研究,提供企業諮詢服務。其教育宗旨,為培養具有世界觀之國際企業管理人才。
本學院現設有企業管理學系、國際貿易學系、觀光事業學系、資訊管理學系、會計學系、財務金融學系,另有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觀光事業研究所、會計研究所、資訊管理研究所。其中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為全國首創,觀光事業研究所為本校所特有。
國際貿易學系原屬經濟系之國際貿易組,該組成立於民國五十八年,六十九年改制為國際貿易學系,並隸屬本學院。資訊管理學系成立於七十六年,原屬工學院,七十九年改隸本學院。
-
(九) 新聞暨傳播學院
本校創建之初即有新聞系,是國內私立大學相關科系中,歷史最悠久者。本校以新聞系之基礎,於改制大學後,增設相關學系,並於民國七十八年成立新聞暨傳播學院,為國內各大專院校中,第一個成立的新聞專業學院。
自民國成立以來,新聞教育系依美國新聞體系發展,且深受西方商業主義之影響,於國家及社會之需要相距甚遠,因此,本學院之發展重心在研求基於中國文化精神之新聞及傳播理念體系,使之能與世界資訊結合。
本學院設有新聞學系、印刷傳播學系、廣告學系、大眾傳播學系等,另有新聞研究所。其中印刷傳播學系為本學院所特有,而廣告學系(成立於民國七十五年)亦屬首創。印刷學系原屬工學院,本學院成立後,轉屬本學院,為國內相關學系中歷史最悠久者。本院並將於八十七學年度成立印刷傳播系碩士班(由造紙印刷研究所印刷組改制而成)。
-
(十) 環境設計學院
本學院於民國八十二年成立,為全國首創,以研討規劃環境為主旨。本學院係將本校原有與環境規劃有關之系所整合而成,以有效利用學校資源,從事主題跨領域之學習與研究。蓋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如何有效運用,成為本世紀的新問題,也關係著下一世紀人類生存空間的嚴峻挑戰。本學院整合本校資源,培養學生以生態學為基礎,為國家社會環境開發與經營管理的能力。
本學院設有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景觀學系、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另有建築及都市計劃研究所。市政系(成立於民國五十四年)原屬法學院,為國內首創市政科學之學系,本學院成立後改屬本學院,並於八十七年改名為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原屬工學院,成立於五十二年,本學院成立後改隸於本學院。景觀學系原為造園暨景觀學系,為國內大學中首創,八十三年更名為景觀學系。
由前所述本校十學院的成立經過,可見本校不但「站在時代尖端」創立,且隨時調整科系,以培育新人才,應付新需要。本校十學院所屬系所的增設、合併與調整充分反映出本校能站在時代前端,高瞻遠矚預為國家社會培訓人才。其中有不少系、所之設立,一向是政府所忽略的,而本校在財源不豐,且未受政府補助的情況下,衡量時勢之所需,為國家社會培養人才。本校為提昇學術研究,各系、所、院多有專業學術刊物發行。
「八一至八四學年度中長程計劃」對辦學理念新詮釋
民國七十四年創辦人張其昀博士逝世,七十五年八月校園內創辦人墓園---曉園落成。七十三年張創辦人病重時,董事會即進行改組,於十二月由張鏡湖博士出任董事長至今。由七十四年至八十一年期間,本校於穩定中求發展,科系亦作了小幅調整,就全校整體發展而言,其中首要者為精簡人事,撙節開支,使財務收支平衡。至八十一年中,大致已達成此一目標。從此後,本校發展又進入一新階段。
民國八十一年六月三日召開第一三八五次行政會議,這次行政會議討論重點,為回應教育部要求的四年中長程發展計劃。會中檢討本校發展方向時,不僅檢討了本校過去的成就,更進一步闡明創辦人的辦學理念,並確立本校的發展方向,以及未來建置系、所的原則。會中張董事長提出〈中國文化大學辦學理念與特色說明〉一文,強調本校為五育並重的綜合大學,設置學系亦應體察時代需要,為國家社會培養人才。
張董事長說:民國五十一年,本校籌建之初,創辦人定校名為遠東大學。當時先總統蔣公聞訊,以親筆函建議改為中國文化大學。其含意深遠,為本校指點發展之方向與興學之理念。本校為一綜合性大學,除近代醫學因設備昂貴外,其他一般學院,幾已完整無缺。
本校創立國劇、國樂、國術、舞蹈等系,其目的為發揚傳統文化中禮樂之精神。文化之發展必須具有開創性與實用性,傳統之科系不足以涵蓋文化整體之廣博。本校遠矚先機,創立了許多獨特的學系,例如市政、勞工、廣告、印刷、觀光等,成為國內人才之主要來源,而至今供應感不足,即使傳統之「冷門」科系,例如氣象學門,政府機構百分之七十以上之專業人才來自本校。
中國文化為東方文化之主流,亦為歷史學家所稱現存世界五大文明之一。近三百年來,各大文明交互影響,日益加速。語言為文化交流之基礎,本校創辦之初,即設立英、德、法、俄、日、韓語文學系,成為國內大學中最完備之外語學院,僅國立政治大學差可比擬。外交部之俄語、韓語人才多仰仗本校。
國際會議之舉辦為文化交流之重要工具。民國五十七年,本校召開華學會議,參加學者共二百一十人,來自十九個國家,為國內大型學術會議之濫觴。歷年來,本校召開國際學術會議,從未間斷,去年更與蜚聲國際之莫斯科大學締結為姊妹校,並邀請日本歌舞伎首席名餞阪東玉三郎來華訪問並演出,受李總統與外交部之重視。
本校於民國六十三年設立大陸問題研究所,在政府大陸政策開放以前為國內唯一者。第一位來台訪問之學人趙松喬先生,即為本校所邀請,凡此具足以證明本校對大陸文化演變之重視。
本校教育五育並重。體育為本校重點科系之一。本校所造就之教練與國家級選手,人數之多,層面之廣,在國內各大學中,首屈一指。本校對藝術界之貢獻,亦久已膾炙人口。本校創校三十年,規模已備。大學部學系之多,為全國第一,研究所之多則居私立學院之首位。學系多,課程可以相互支援,例如本校廣告學系可選讀美術設計與印刷之課程,國立大學廣告系則無此方便。今後系所之增設,仍必考慮時代之脈動與社會之需求。
本校創校之初,並無教會與財團之資助。篳路藍縷,舉債興學。在教育部現有之政策下,研究所每年虧損五千萬元,藝術學院與學生宿舍都入不敷出。七年前,本校債務高達十七億六千萬元。近年來,精簡人事,撙節費用,並廣拓開源之道,至今債務幾已償清。
今後四年發展之重點為在和平東路建一夜間部大樓,在陽明山建一教學大樓及圖書館。並擬購買一塊土地,建造符合國際水準之體育館、田徑場、游泳池、藝術中心及宿舍。在此同時,師資之充實,雖可以並行不悖,但因受財務及其他因素之限制,恐難有大幅度之改進,當列為次要之目標。張董事長由本校校名訂定的緣由,指出校名的「含意深遠」,為本校指點出發展的方向與興學之理念。文、法、藝術學院的教學研究成績,於前引教育部督視報告中,早獲肯定,而其他學院的獨有科系,成為近年人才的主要來源,甚至「冷門」的氣象系,亦是政府有關部門主要人才來源,故主張本校「今後系所之增設,仍必考慮時代之脈動與社會之需求」。
學校的發展「必須考慮時代之脈動與社會之需求」,並不是僅偏重文化的課題,而忽略了科技。在民國八十一年六月十日舉行的第一三八六次行政會議中,理、工、文學院建議應人文、自然、科技均衡發展。文學院院長宋晞教授並引用張創辦人之語:「要使本校成為一個文化復興與科學技術均衡發展之綜合大學」,建議將文化、科技均衡發展,列為本校的辦學理念、特色,張董事長除表同意外,並提出三點作進一步之說明:
第一、本校雖為一綜合大學,然以目前之條件、能力,實無法強調尖端科技,僅能提供大學生基礎教育,而強調尖端科技與科技研究之設立,為不同之問題,研究所之設立只要師資、能力做的到,則鼓勵研究所之設立。
第二、中國文化不斷在充實,本校既為綜合大學,非得不斷吸收新的科技發展知識,對現代文明而言,吸收科技新知方更能充實,然基礎訓練更形重要,現階段本校則注重基礎教育。
第三、西方文明基督教、東正教、回教、印度教文明等對近三百年,全世界之進步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工業革命與科技進步、民主制度等。新的中國文化一定要吸收西方文化之精髓,所以科技及西方之民主制度,皆為充實中國文化所必需參考的。本校「遠矚機先」,所設學系「必須考慮時代之脈動與社會之需求」,人文、科技均衡發展理念,落實下來,而有「環境設計學院」的設立。
二十世紀人類所面臨生活環境破壞的大問題,環境生態問題,在二十一世紀時,必成為攸關人類是否能生存的大問題。生態環境的改善,牽涉到科技、地理、宗教等相關學門,西方國家生態人才的培訓,於研究所階段,往往同時予以人文、科技二領域的訓練。
本校於民國八十二年成立的「環境設計學院」,初步整合了工學院之「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法學院之「市政學系」、農學院之「景觀學系」三系,於八十四年將實業計畫研究所改名「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併入「環境設計學院」,而有目前三系一所的規模。該學院的院共同必修課有「環境學概論」、「環境生態學」、「環境倫理學」、「電腦在環境規劃設計上之應用」等課程,而其教學目標,則以生態學為基礎,培養學生環境開發與經營能力。
張董事長於〈中國文化大學辦學理念與特色說明〉一文,宣布本校財務收支已趨平衡,對全校師生而言,是一莫大鼓舞,本校邁入一個新里程。近來本校在各方面均有進步,如師資有所改善,設備大量增加,而「夜間部大樓」、「教學大樓」均已完工使用,新圖書館亦已啟用,這些硬體的增建,嘉惠本校學子甚大。
〈中國文化大學辦學理念與特色說明〉一文,在行政會議中,引起不同意見的爭議之處,是該文最後一段謂:「師資之充實,雖可以並行不悖,但因受財務及其他因素之限制,恐難有大幅度之改進,當列為次要之目標」一語,理學院、工學院、農學院院長等均提出修正意見。然而事實上,學校當時甚重視師資的充實,不僅在教師人員有所增加,再者教師聘用,朝向新聘師資,以副教授以上為原則,降低講師比例,助教須取得學位始能升等諸措施,以提升師資,為何前引文中會說「難有大幅度之改進」?而文中所說的「其他因素限制」所指為何?「其他因素限制」,致「難有大幅度之改進」,實由於教育部的一個錯誤政策,請述於下節。
為私校建言及對教育部政策的影響
民國八十一年六月十日第一三八六次行政會議,張鏡湖董事長發表「師生比一比二十的錯誤」一文,對教育部追求「量」,不考慮「質」的理論有所質疑,茲錄其文於下:
最近,教育部規定:「私立大學校院彈性收費,必須符合專任教師人數之比例,在三年內達到一比二十之標準」,此一行政命令,無論就教師授課時數、私校財務和國內人力資源的供應而言,都欠缺考慮。私立大學大多數學系,每年招收六十位學生,四年共二百四十人,必須有十二位專任教師。教育部規定:「教授、副教授、講師基本授課每週分別為八、九及十小時,不滿規定時數者,照兼任待遇」,以副教授計,每學期授課九小時,每學年十八小時,約等於十八學分。十二位副教授共開二百十六學分。若講師比例增加,則學分更高。一般學系每年開課不到一百五十學分,即足夠符合教育部課程標準。多開的選修課沒有學生,因此,最多聘九位專任教師。教育部之行政命令,顯然違反自訂之法規。
國立大學每班學生約三十人,四年一百二十人。以一比二十之標準,計共須教師六位,但許多學系教師多達二十餘人,每人每學期只教一門或二門課,浪費人力資源,未見教育部依法改聘為兼任。其中情形最嚴重者,即為毛部長曾經主持校務的清華大學。即使教師以研究工作代替授課,亦不應以研究為主,教學為副,而且每年必須提出具體研究成果。
私立學校的收入主要來自學費,以每年每人學費六萬元計,二百四十人共一千四百四十萬。每位副教授以月薪五萬五千元計;加年終獎金、退休金等,每年約八十萬元,十二人共九百六十萬元。學校行政人事費用約為教師費用百分之二十。因此要達到一比二十,人事費高達學費收入百分之八十。通常人事費超過收入百分之六十五,即入不敷出,教育部無異強迫私立大學倒閉。
私立大學聘請教師最大的困難為國立大學編制太大,員額未滿、壟斷了所有的求職人才,而且國立大學經常以教課少,待遇高不必做研究,來挖走私立大學的優良教師。此一情形在夜間部改制為正規大學以後,將更為嚴重。教育部對藝術、新聞、文藝等學科教師資格和升等的評審極不合理,許多聲譽卓著,有特殊貢獻的人才,都無法獲得講師資格。(下略)
許多跨學科的學系,例如市政、勞工、廣告、土地資源、造園景觀等,課程涵蓋之範圍,極為廣泛,很少人能勝任十八個學分的課程,即使集中全國合格教師在一個學校,都無法達到一比二十的標準。教育部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專任優於兼任。事實上,兼任老師教一門功課,更能發揮其所長。就授課時數而言,有些國立大學,大多數教師都應該算是兼任,要他們每學期教三門課,他們也教不好。美國Hastin大學法學院教授全部是兼任,但經常在美國各大學排行榜上,名列十名之內。(略)
近年來教育部的政策和措施,並未借鏡先進國家學術自由的理念。甚至有些(教育部)官員,公開排斥所有國外的範例。日本私立大學學費以國民所得計算約為我國之三倍,政府給予私立大學的補助約為其總經費百分之二十,而且毫無限制,但日本私立大學專任教師與學生之比例,平均僅為一比二十四,可見教育部決策之草率。教育部制定師生比之不合理,如上所述,但有些學校為免於教育部的懲處,故曲意符合教育部所定師生比之規定,將助教亦列入教師,教育部對此知之甚詳,但亦默許之,教育部不實事求是的態度於此可見。本校不但未將助教列入教師之中,且於民國八十一年七月一日第一三八七次行政會議,通過取消助教升等辦法,助教須繼續進修研究之方式取得講師資格。
關於教育部錯誤政策,本校基於私校的發展,有所陳情外,立法院對教育部亦有所質疑。故教育部逐漸修正了一些方針,其他私校亦蒙其利。不過,對我國教育史而言,教育部體認到教育部應是教育資源公平的「分配者」,而非「辦學」者。公立大學以往的經費,均由教育部編列預算,對如何有效使用資源,多所未及,在教育部削減對公立大學預算後,公立大學普遍有適應不良的情形,但若以長期發展來看,公立大學漸可脫離「部辦」大學的樣版,實有助於我國大學教育的發展。
本校與其他公立大學相較諸多特色,為公立大學所不及,以投資報酬角度來看,其投資報酬率較公立大學有成效,教育部為鼓勵公立大學發展自身的特色,且有效使用教育資源,故近年來要求公立大學,須自籌部分經費。以民國八十六年教育部長吳京宣布下學年度國立大學預算平均減少約百分之七為例,公立大學對減少百分之七的預算,十三所國立大學校長即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勿削減國立大學預算。相對於私校,私校經費絕大多數須自籌而言,國立大學所減少的百分之七預算僅是少數。其實教育部脫離「部辦」大學角色後,公立大學應多向私校學習,有效使用教育資源,故八十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則呼籲國立大學應建立危機意識,以負責謹慎的態度,將納稅人的錢作最有效的運用。
今後瞻望
民國八十一年三月教育部未按行政程序發布私立大學評鑑結果,造成對本校校譽之嚴重傷害,故於三月二十一日本校師生、校友二百餘人赴教育部陳情。本校於翡翠水庫之校地,為配合政府開發水庫,而未能按計畫使用。本校與政府多次交涉賠償、交換等方法,均未獲回應。直接導致本校師生至教育部陳情的原因,是教育部漠視本校辦學成效,而以「管理者」的態度,使用公權力對社會發布不利本校的評鑑結果。
本校「站在時代尖端」設置系所,早為社會有識之士所知,在太平洋時代來臨之際,本校之辦學理念,更顯其方針正確,應繼續維持發揚光大。教育主管單位「管理者」的角色,日後有所調整,本校亦當盡力與之保持良好互動關係,並努力樹立私立大學風格,為國家社會培養「質樸堅毅」人才。
民國八十三年政府公布大學法,對近年臺灣高等教育產生重大影響,八十六年大學法施行細則修正發布,同年又公布私立學校法。本校為因應新形勢,故於八十六年七月通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組織規程,並於八月經教育部核可施行。中國文化大學組織規程總則第三條:
本大學依據大學法之規定,以研究高深學術,培養專業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致力中華文化之發揚,促進國家發展為宗旨。此宗旨的達成,勢必須制訂相關規章。透過制度的運作,上述宗旨才能具體落實。
民國八十六年新組織規程,規定校務會議為「校務最高決策會議」。另有系所務會議、院務會議,與校務會議形成三級會議。三級會議擇期召開,以收集思廣益之效。其他教師聘任、升等、進修等辦法,亦作了適度調整,以鼓勵教師從事高深研究,盡心於教學,培養專業人才,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自八十三年以來,本校制訂近二十種重要規章,使本校的制度更臻完善,校務推動更為流暢,教學品質更為提高,創校宗旨與精神更進一步得到發展。雖如此,瞻望未來,有待努力之處尚多,本校同仁當不懈改進。
-
註釋:
- 註一: 如一度設七學部:1.文學部,2.法學部,3.商學部,4.理學部,5.工學部,6.藝術學部,7.農學部。以上資料參見《華岡十年紀念之四》。在七學部中的文學部包含了外國語諸學系。另外,一度又有四學科之建構,1.文科(附藝術科),2.法科(附商科),3.理科(附農科),4.工科,以上資料參見《中國文化學院概況?民國六十四年度》。四學科中附有三學科,實即七學科,與七學部所攝學系,大致相同。若外國語諸學系獨立於文學院,則有八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