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塊
學生 教師 同仁 家長 校友 來賓

華岡之校史

奠基期

前言

中國文化大學初創於民國五十一年,創校至今已歷三十七個寒暑。創校之前,此地是草木茂暢而人煙稀少的小山丘,附近農民以種植柑橘、竹筍、蔬菜為業,住家房舍不多。當年張創辦人曉「先生以其任職國防研究院主任之便,肩負復興中華文化之使命,每當公餘之暇,輒考察附近地理環境,以其慧眼選定了這塊北倚七星山、陽明山、紗帽山,南臨台北市,可眺望淡水河的山仔后地區,作為興學建校的基地。

民國五十一年三月一日,創辦人成立中華文化事業基金會,著手籌備興辦遠東大學(中國文化學院的前身)。取「美哉中華,鳳鳴高岡。」之涵意而將建校基地命名「華岡」。又經多次的籌備會議,幾度的奔走經營,結合了海內外有識之士對中國文化的向心力。八月間獲教育部准予招生,共招了中國文化研究所,分十二學門,總計七十二名研究生。其十二學門分別為:三民主義、哲學、中國文學、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律學、地學、藝術、家政、工學、農學等。

研究所時期歷經一年,次年即堂堂進入學院時期,幾經多次人事規劃。七月間便獲教育部核准以中國文化學院之名設立日間部,有哲學、中國文學、東方語文、英文、法文、德文、史學、地學、新聞、美術、音樂、戲劇、體育、家政、建築等十五學系,參加大專聯合招生。九月間夜間部亦經教育部核准設立行政管理、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商學等四學系,開始招生。

華岡辦學之初,正處在戒嚴時期,政府尚未全面開放私人興學。當時全台的私立大學也僅有東吳大學、輔仁大學、東海大學、淡江學院、逢甲學院、靜宜學院等數所而已。就辦學規模和立校精神、所聘師資而言,本校都是私校中首屈一指的,就聯考的排名而言,在私校中和輔仁、淡江是伯仲之間。某些科系甚至超越之。

回顧三十七年前本校從蔓草荒煙、渺無人跡中,一步一步的走到今日巍峨校舍,聳立山巔,每天轎車櫛比麟次,學生爭相取道就學的熱鬧景況。這樣的成就不是一天造成的,這是創辦人、諸位華岡先賢、以及今日全體華岡人共同努力的結果,緬懷前人創校的艱辛,回首學院時期自民國五十二年至六十九年間的十七年的歲月,在點點滴滴中,均值得回味和感激的。

行政系統的沿革

本校最初的行政系統是在財團法人中華文化基金會(由張其昀創辦人擔任董事長)下設中國文化學院。文化學院分學術系統和行政系統,在學術系統下分研究部及大學部。在學院設院長一人,副院長一人,研究部設研究部主任一人,大學部不另設部主任。

就行政系統而言,民國五十一年最初規劃時,僅設秘書處、教務處、訓導處、總務處等,其逐漸增加圖書館、人事室、主計室、稽核室等,至五十九年時,已將附屬單位華岡中學、華岡出版社、碧園實驗農場納入其中。而教務處主任下分設註冊、課務、研究部學務及語文中心等四組。訓導處下設課外指導組、生活管理組、體教衛生組、外國學生僑生輔導中心、華岡英會等五組。總務處則分事務、工務、出納等三組。秘書處則分文書、編譯、公共關係、檔案等四組。圖書館則有採編和閱覽二組。

這樣的行政系統到了民國六十四年,一級單位增加了藝術館、防護團、心理衛生輔導中心(以上二單位直屬院長督導)、城區部、以及公共關係室(原屬秘書室的二級單位)等。

二級單位則教務處的四組中,第三組研究部業務組改稱為研究生業務組、訓導處則改為課外指導組、生活管理組、獎學金組等三組,秘書處則減為文書、資料二組、圖書館再增為交換組成三組,藝術館則有行政、表演二組,公共關係室下設新聞、接待二組。城區部則下分設教務分處、訓導分處、總務分處、秘書分處、圖書分館、推廣教育中心等單位。

在行政系統的附屬單位中,尚有華岡學會、實習銀行、碧園農場、華岡建築中心、華林植物園、華岡實習醫院、華岡出版部(以上各單位同時也隸屬於華岡興業基金會)、陽明學社等,另有連繫單位,華岡藝術學校。

比之於同時期的公私立大學中,他校的行政系統均未設有博物館、藝術館、出版部、以及多樣的附屬單位。由於創辦人揭櫫華岡學園是中國文化學院、中華學術院、華岡興業基金會、華岡學會四位一體,為配合創辦人的創校精神,因此樹立起中國文化學院行政系統的特殊風貌。三十餘年後的今天,全國各公私立大學急劇的增加,每個學校均朝向發展獨特風貌的目標前進,而創辦人卻在三十年前將目標訂出,這正是創辦人的高瞻遠矚之處。

學術系統的沿革

學術系統在民國五十九年以前原分成研究部和大學部二部分。研究部設部主任一人,下設秘書一人,助教一人,工友一人。秘書屬一級單位,和院長室秘書同。但六十年以後該單位裁撤不設。其所隸屬的博士班、碩士班研究所研究生便由院長直轄。

  1. (一) 研究部

    以研究部而言,民國五十一年初設中國文化研究所,下有十二學門,均屬碩士班,而五十三年七月,在十二學門中的三民主義、實業計畫(含工學、農學二學門)、史學、地學等四學門奉准改為獨立的研究所。九月,十二學門悉數奉教育部令,改為十二所研究所(實際上僅十一所)。至五十七年碩士班研究所增為三民主義、實業計畫、文學、哲學、史學、地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律、藝術、家政、日本、西洋文學等十三所。其中實業計畫研究所共分工學、農學、藥學等三組。經濟學研究所計分經濟組和合作組二組。藝術研究所分美術、音樂、戲劇等三組。西洋文學計分英文、法文、德文等三組。

    到了民國六十年,又增設應用化學研究所。次年又增設海洋研究所、民族與華僑研究所、勞工關係研究所。六十二年又增設大陸問題研究所,六十三年增設中美關係研究所,六十五年增設企業管理研究所。總計終學院時期為止,中國文化學院碩士班研究所共計有二十所研所。

    至於博士班則於民國五十六年首先成立了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班、史學研究所博士班及地學研究所博士班等。五十七年再增設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五十九年再增設實業計畫研究所工學組,共計五所。到了六十三年,又增設經濟學研究所博士班,六十四年又增設哲學研究所博士班,六十六年再增設實業計畫研究所農學組博士班。終學院時期為止,博士班研究所共有七所,而實業計畫研究所則分為工學與農學二組。

  2. (一) 研究部

    以研究部而言,民國五十一年初設中國文化研究所,下有十二學門,均屬碩士班,而五十三年七月,在十二學門中的三民主義、實業計畫(含工學、農學二學門)、史學、地學等四學門奉准改為獨立的研究所。九月,十二學門悉數奉教育部令,改為十二所研究所(實際上僅十一所)。至五十七年碩士班研究所增為三民主義、實業計畫、文學、哲學、史學、地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律、藝術、家政、日本、西洋文學等十三所。其中實業計畫研究所共分工學、農學、藥學等三組。經濟學研究所計分經濟組和合作組二組。藝術研究所分美術、音樂、戲劇等三組。西洋文學計分英文、法文、德文等三組。

    到了民國六十年,又增設應用化學研究所。次年又增設海洋研究所、民族與華僑研究所、勞工關係研究所。六十二年又增設大陸問題研究所,六十三年增設中美關係研究所,六十五年增設企業管理研究所。總計終學院時期為止,中國文化學院碩士班研究所共計有二十所研所。

    至於博士班則於民國五十六年首先成立了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班、史學研究所博士班及地學研究所博士班等。五十七年再增設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五十九年再增設實業計畫研究所工學組,共計五所。到了六十三年,又增設經濟學研究所博士班,六十四年又增設哲學研究所博士班,六十六年再增設實業計畫研究所農學組博士班。終學院時期為止,博士班研究所共有七所,而實業計畫研究所則分為工學與農學二組。

  3. (二) 大學日間部、及專科

    就大學日間部而言,民國五十二年經核准招生的只有十五個系,但五十三年便再增設經濟和政治二系,五十四年增設海洋、市政二學系,以及三年制專修科陶業、造紙二科。五十五年又增設法律系、勞工關係系,以及三年制專科印刷工業、觀光事業等二科,以及五年制中國戲劇專科,又將原設立之五年制舞蹈專科,更名為音樂舞蹈專修科。而華岡中學亦在五十四年奉准招生。

    民國五十六年原陶業、造紙兩專科奉准合併為大學部的化學工程系,又增設園藝系。三年制專科中印刷、觀光兩科,亦奉准改為大學部四年級的學系,是以當年參加大專聯合招生,便有二十五個系。

    民國五十八年大學日間部,再增設應用數學系、土地資源學系,次年經核准,再增設畜牧、企業管理、及地質等三系,而原屬地學系的兩個組,亦分別獨立為地理系和氣象學系。如此,五十九學年度的文化學院,便有文科十一系、法科七系、理科十系、工科三系等計三十一個系,以及五年制專科二科。

    自民國五十九年以後,科系增加的趨勢是:文科、藝術科持平,不再擴增。而法科商科則於六十三年增加會計學系。而理科農科則直線上升,六十年經核准增設了物理學系、化學系、植物學系等三系。六十一年增設森林系、六十二年增設青少年兒童福利系、六十四年增設蠶絲學系等,總計十六系。工科則於民國六十一年增設電機工程學系及機械工程學系,連同原有三系,總計是五系。

  4. (三) 大學夜間部

    至於大學夜間部,成立於民國五十二年七月,學生須修業五年,初設大眾傳播、行政管理、社會工作、商學等四系,由於校舍尚未興建,而借用師大附中校舍上課。

    民國五十三年商學系分成國際貿易、企業管理、銀行保險三組,又增設中國文學及市政兩系。次年又增設法律、經濟、新聞、家政等四系。五十八年十月,由於位於吉林路的大夏館二層興建完成,於是市政學系、勞工學系二、三、四年級及觀光學系二、三年級,正式遷入上課。

    民國五十九年的夜間部,又增設地理學系、六十年增設觀光系,六十一年增設應用數學系。而原商學系的三個組:國際貿易、企業管理、銀行保險等亦分別獨立成系。六十四年又增設印刷工程學系。總計十六系均在學院時期完成。

    又由於大夏館於民國六十一年底落成,次年元旦起,正式成立城區部,而將夜間部、推廣教育中心、電腦中心等三個單位均隸屬之,而原借用師大附中教室上課的班級,也全部遷回大夏館上課。

總計學院時期的所系發展,研究所博士班自民國五十六年起陸續成立,終六十九年六月學院改大學之前,已成立七所二組。

就碩士班而言,自民國五十一年起便已成立由一所十二學門,而十二所,逐漸增添,終學院時期止,共成立二十所二十九組。

就大學部而言,自民國五十二年起,十七年間,由十五個系,逐年增添演進,至六十九年止已成為具有四十二個系,分屬文學、外語、法學、社會科學、藝術、理學、工學、農學、商學等九個學院,外加一個具十六個學系的夜間部。儼然已超出了學院必具的規模,因此,六月十一日奉教育部改制大學,正式成功。

分析學院時期學術系統的發展沿革,可以看到本校立校三十六個寒暑中,研究所時期僅一年,學院時期十七年,大學部時期十八年。絕大多數的所系,幾乎是成立於學院時期。改制大學以後,所添增的研究所及學系,已十分有限。如博士班七所二組全屬學院時期奠定,碩士班二十三所中,二十個所是學院時期所奠定,大學部中今日的四十五系內有四十二系是學院時期所奠定。而夜間部十六系則悉數成立於學院時期。

以所系的屬性而言,文科藝術最早成立,約在民國五十七年便已大致奠定,法科商科其次,六十年以後,則理科工科、農科則持續增添,發展速度快,直到改制大學以後增加速度便趨緩和。學院時期最初所成立的所系,有不少在當年是全國唯一的,如三民主義研究所、藝術研究所、家政研究所、外語學院日文組等。而美術、音樂、體育等藝能的學系、韓文組、俄文組、法文系、德文系等都是全國少有的系組。而三年制的陶瓷、造紙專科、觀光事業專修,五年制中國戲劇專修等均屬全國的創舉。

就文學院的所系而言,哲學系教學目標中西哲學並重,不排斥宗教哲學,曾在民國五十四年聘請國內佛學泰斗印順長老到校任教,講授「佛學概論」及「中觀」。五十七年聘請曉雲法師來校任教,此之於當年的政治環境下,是打破禁忌的。就文學、史學而言,開創之初所延攬的師資,如錢穆、黎東方、楊家駱、宋晞、吳經熊、林語堂、陳立夫、高明等均是一時之選,其學術上的聲譽,比之公立大學的師資,均絲毫不遜色。

創辦人的高瞻遠矚,趕在臺灣社會文化發展史上,提前三十年,便能網羅當代一時俊彥,更知藝能學科在社會上的需求,因而先予播種,如今已然開花結果。

四位一體的華岡學園

在學院期間的華岡學園,除了學術機構之外,尚有三個機構,分別是中華學術院、華岡興業基金會、和華岡學會。

  1. (一) 中華學術院

    中華學術院,成立於民國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由學術界人士組織的研究機構,目的是為中國文化之復興,致力於三民主義的學術研究,人文與科技並重。創辦人兼院長為張其昀先生。

    中華學術院的組織有六:1.中華學術總會,共有二十個分科學術協會;2.各研究所,分為專門性的、地域性的、宗教性的等三類;3.華岡藝術總團;4.華岡語文譯學中心、華岡筆會;5.華岡出版部;6.院本部等。

    此六個單位中,以二十個分科學術協會和各研究所,其活動較顯著。尤其民國五十七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間,在華岡所召開的第一屆國際華學會議,內容包括人文學、社會科學、自然及應用科學三大類,與會代表來自二十個國家,二百一十二位代表,宣讀論文一百七十五篇。以宋元明時代中外文化之發展及交流為主題,分組討論,成果輝煌。而開會期間的活動,尚有歷代書畫展,佛教文物藝術展,當代名家之畫展等,更添文化的氣息。

    各研究所在學院時期的三類,其後逐漸增加,到改制大學時期則一路增到五類,多了綜合性和國際性二類。

    其間在民國五十六年七月至七十三年三月止,共頒贈名譽哲士三二八名,內含本國五十六人以及韓、日、美、法、德、菲、奧、巴西、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印度、澳洲、荷蘭、西班牙、利比亞、賴比瑞亞、賴索托、石瓦濟蘭、委內瑞拉、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馬紹爾等外國人士,促進了國際文化交流。

    為了加強華學的研究,中華學術院成立以前,學校原已有若干刊物出版,如《國民基本知識叢書》、《中國一周》、《新思潮》、《學術季刊》、英文《中國文化季刊》、《思想與時代》、英文《今日中國月刊》、《文物精華》等。

    而中華學術院成立之後,更是擴大編輯,較具代表性者,如民國五十七年十一月創刊的《美哉中華》畫報月刊,以圖為主,以文為輔,豪華八開本,彩色黑白圖片兼具。五十九一月起刊行《文藝復興》月刊,六十一年元月起刊行《華學月刊》,二刊均為本國學者研究著述的發表園地,三十二開本,以文為主,封面封底有文物圖片為輔。六十九年三月,又創刊《世界華學季刊》,內容為世界各國學者對華學研究重要著述的譯稿,與各國華學研究近況的概述。

    至於較大部頭的鉅著,如《宋史》新刊本,自民國六十一年十一月開始出版,《日本簡明百科全書》於六十二年二月出刊,《大學字典》於六十二年十月出刊,《中文大辭典》亦於六十二年十月出刊。《蔣總統集》六十三年十一月出刊,《國父全書》,五十二年十月原已出刊,六十四年十一月再出補編。《中華學術與現代文化叢書》自六十五年七月起陸續出刊,《中華百科全書》自五十八年起開始編輯。

    此外,報紙型的刊物,如民國五十七年十月十日起創刊了《華夏導報》,每日一張,十六開。每週有副刊,曰《創新週刊》,民國五十九年十一月創刊。

    各學院、所系的學報等如《華岡文科學報》、《史學彙刊》等也在學院時期先後出版。

    事實上,某些研究所早在中華學術院成立之前,便已成立,例如佛學研究所成立於民國五十四年九月十一日,由張澄基擔任所長,佛教緇素大德多人擔任顧問,成立之日,當代高僧大德如道源、道安、南亭、周邦道、周子慎等三十餘人均前往道賀,創辦人致辭云:本所研究計畫為設立佛學文庫,出版佛教文物,籌建大叢林等。佛學研究所於五十五年張澄基卦美離臺之後,張創辦人又聘請在日本修博士學位的張曼濤繼任所長,張曼濤在任內曾編輯出版《華岡佛學學報》三期。學術水平高,獲好評,在當時也是創舉。張曼濤教授其後因故離職,張創辦人一度聘周邦道任所長,周宣德居士任理事長。六十七年又改聘在東京玄正大學獲博士學位的聖嚴法師為所長,聖嚴法師任內繼續出版《華岡佛學學報》第四期至第六期,並聘請研究員,成立「護法委員會」。

    敦煌研究所亦早在民國五十三年即已成立。由包遵彭、羅寄梅、姚夢谷等人主持,十一月也成立了測量製圖研究所,由李景潞當選理事長,黃維恕任所長,五十四年也成立了民族學與邊疆問題研究所、中國近代史研究所、中國醫藥研究所、佛學研究所、佛教文化研究所、民俗研究所等。這些研究所均有活動,但教育部並未核准招生,待中華學術院成立之後,便一一成為院所屬的分科協會或研究所。

    在研究所中,活動最頻仍者,當屬宗教與道德研究所,自民國六十六年底成立以來,二年餘的時間共舉行了二十六次的議論會。其他如詩學研究所、佛學研究所、佛教文化研究所,基督教研究所等,均活動頻頻。

    這些宗教研究所的所址設在舊大恩館的層樓中,四、五、六等三樓分別是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的研究所,而七、八、九等三層樓,則分別是印度文化研究所、佛教文化研究所、佛學研究所。有關佛教性質的研究所佔了三大層,分別由星雲、曉雲、聖嚴等法師任所長。一時之間,華岡充滿了宗教的氣息。這些研究所均屬於中華學術院所轄,但印度文化研究所其後獲教育部核准正式招生。那是改制大學以後的事。

  2. (二) 華岡興業基金會
    1. 1. 建設中國風格之建築物、開闢新社區以及發展觀光事業;
    2. 2. 舉辦社會福利事業、促進社會繁榮、並發展教育、文化、經濟事業;
    3. 3. 協助中國文化學院、中華學術院,從事建教合作,設立農林漁牧等十大企業,供青年學子實 習、就業。每一個企業群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公司,分別立案。

    基於以上的目的,華岡興業基金會在成立之初,便成立了八個公司,其名為:(1)碧園農林溪牧公司,(2)華岡工礦企業公司,(3)華岡貿易企業公司,(4)華岡海洋企業公司,(5)華岡大眾傳播公司,(6)華岡文化出版公司,(7)華林社區開發公司,(8)華岡實習銀行等。

    這些企業公司成立之後,由張創辦人分別聘請董事長和總經理,並分設若干部門,而作企業經營。以所得利益,貢獻於華岡學府,作為興學弘教,造就人才之用。

    除了八個分公司之外,在華岡興業基金會名義之下,終學院時期止,陸續又成立了華林實驗林場、萬壽興業公司、華岡製圖中心、華岡建築中心、華岡實習醫院、華岡印刷廠、華岡商場、華岡書城等機構。

    這些機構的營建,既是服務了華岡的在學學生及教職員,也將營利所得捐作辦學基金,在臺灣教育史上,是最早以辦學為目的的基金會(Foundation),是今日各公私立大學紛紛籌組「校務基金會」的濫觴,是將教育與興業理念結合的實踐,在學院時期,辦學經費短絀之際,華岡興業基金會,著實貢獻不少。

    為實現創辦人興建有中國風格的建築,早在興業基金會成立之前的建物,如早期的大成館、大仁館、大義館等均由名建築師盧毓駿依中國明堂的造形而設計,外觀典雅莊重,四周對稱均衡,發揮了儒家、易經的精神,即使稍後所建的菲華樓、大德館、大倫館、大莊館、大恩館等也都能捕捉到一點中國建築的風貌。

    興業基金會成立後,更是貫徹這個理念,因此民國六十二年完成的大典館,也是平面方形,而四角以半圓形收角,增加了幾何構圖的美感。六十四年的大慈館、六十六年完成的大忠館、六十七年完成的大功館等也都各具巧思,結合了實用和中國審美的精神而成。華岡校園建築物的先後次序。

  3. (三) 華岡學會

    華岡學會成立於民國五十三年,基於創辦人「華岡為華岡人所共有,為華岡人所共治,為華岡人所共享」的理想,發揮「校友建校、教授治校」的功能,以當年應屆畢業的十二個研究所第一屆全體研究生七十二人為基本會員,而於四月十四日,大會通過章程正式成立,並恭請張創辦人為本會永久名譽會長。

    其後民國五十六年起有首屆大學日間部畢業學生,五十七年起有首屆夜間部畢業生,三年制專科自五十七年起有首屆畢業生,五年制專科自五十八年起有首屆畢業生,自畢業之日起,均為華岡學會的當然會員。

    由於會員逐年增加,且隨著會員的升學、留學、就業、返鄉等而散佈到國內外各地,而校友所到之處,便就地成立分會,因此會員分佈全球,華岡學會分會也就分佈世界各地。自成立學會以來,至學院時期,其國內外的分會總數共有一百多個,國內佔了二十餘個,國外則分佈於歐洲、亞洲、美洲、非洲等地的近百個國家和地區。人數已是數萬之多。

    學會的活動,每年春秋二季開會二次,春天在四月十四日,是為年會,秋天在十一月十一日,是為校友返校日,舉行懇親會。每年暑假並有國內校友分區座談會,以及國外校友座談會,以加強連繫、增進情誼、健全組織、發展會務。

    學院時期的華岡學會,已充分做到了創辦人所指示的:

    1. 1. 連籌設海內外各地分會,加強連繫服務工作。
    2. 2. 輔導畢業生就業,建立畢業校友資料卡。
    3. 3. 表彰傑出校友,以激勵校友貢獻國家、社會、母校的事蹟。
    4. 4. 自民國六十年十一月起,發行《華岡會訊》半月刊,內容報導學校近況、校友動態。
    5. 5. 編印《華岡學會校友名籍總錄》,自民國六十三年三月出版,每年增訂一版。
    6. 6. 連絡校友共同策畫愛校建校大業。

國際學術交流

  1. (一)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

    學院時期的文化大學,在張創辦人張羅下,所敦聘的名師教授,均為一時之選,他們在各系所授課之餘,也未疏於研究工作,故均能以研究成果應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由於十七年間,各系所的資深學有專長之教授甚多,所參加之國際會議,亦不能一一列舉,茲僅舉較具代表性者如下:

    1. 1. 三民主義研究所之教授,有曾虛白、秦孝儀、崔載陽、陶希聖、林桂圃、王冠青、羅時實等,參加國際中山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論文。
    2. 2. 哲學研究所的吳經熊、羅光、高懷民、謝幼偉、張肇祺、王邦雄、李志夫、李紹崑等教授,分別出席過「國際哲學會議」(輔仁大學主辦)、國際漢學會議(中央研究院主辦),並提論文。
    3. 3. 中國文學研究所的潘重規、李殿魁、金榮華、林尹、高明、陳立夫等教授,分別參加了巴黎的「國際敦煌學會議」、美國威斯康辛的「國際紅學大會」、中央研究院的「國際漢學會議」、韓國的「國際退溪學會議」等。
    4. 4. 史學研究所的宋晞教授,於民國五十四年出席韓國漢城的「亞洲近代化問題國際學術會議」。五十六年起又與黎東方、郭榮趙等教授多次出席「國際東方學者會議」、「亞洲歷史學者會議」等。
    5. 5. 地學研究所的孫宕越教授,民國五十六年出席日內瓦「世界地名譯文標準化會議」、五十九年參加巴黎舉辦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大會」。李瑞麟教授出席西柏林的「工業化引起的社會問題研討會」(六十一年)、北卡羅蘭州舉辦的「人口發展與社會變遷研討會」(六十三年)、東京舉辦的「國際地理學大會」(六十九年)。
    6. 6. 經濟學研究所施建生、吳永猛、周宜魁、吳榮義、張果為等教授,曾多次出席「國建會」、「中日韓農業發展會」、「國際貿易會議」、「歐洲經濟會議」、「德國經濟預測會議(IFO)」等,並提出論文。
    7. 7. 實業計畫研究所工學組,有教授丁觀海、沈怡、詹純鑑、曹奮平等,曾舉行「近代工程學術研討會」、「環境工程研討會」、「海洋工程研討會」等。
    8. 8. 實業計畫研究所農學組,有安奎校友於民國六十六年參加國際養蜂學會在澳洲所舉辦的「國際養蜂會議」。六十九年參加國際昆蟲學會在日本京都舉辦的「國際昆蟲會議」,並發表論文。陳玉槃教授六十三年出席「亞洲藥學會議」、六十四年出席加拿大「太平洋科學協會」、六十七年出席「美國藥學會議」等。
    9. 9. 政治學研究所,有教授張宗良、于望德、周道濟、顧毓瑞等參加「中山學術會議」、「世盟大會」等。
    10. 10. 法律研究所教授查良鑑、潘維和等,多次舉辦「中國法制研討會」、「海事法講習會」、「民事訴訟研討會」…等,並出席「法學教育國際會議」、「世界法學會議」等。
    11. 11. 應用化學研究所有陳漢恆博士曾參加民國六十八年「砵蘭美國藥理學會」、六十七年參加蒙特爾「加拿大化學會」等。
    12. 12. 民族與華僑研究所有教授張興唐、呂文秋、高信、丘正歐等,曾參加「國際人類學民族學會議」、「亞太文化保存會議」等。
    13. 13. 日本研究所宋越倫、劉崇稜、陳水逢、施嘉明、蘇振申等教授,經常出席「東方學者會議」、「日本歷史學年會」、「中日關係研究會」、「中日教育研討會」、「日本地方政府研習會」等等。
    14. 14. 西洋文學研究所的教授閻振瀛參加「美國戲劇會議」、王季徵參加「聯合國代表大會」、胡品清參加比利時「國際詩人雙年會」、蕭師毅出席「世界哲學大會」(西德)。
    15. 15. 藝術研究所校友劉平衡、佘城參加美國的「國際中國古畫討論會」、「中國古畫討論會」。
    16. 16. 家政研究所葉霞翟出席「亞太地區青少年犯罪研討會」、章雲訓出席「國際食品科技研討會」。

  2. (二) 與世界著名大學締結姊妹校

    學院成立之初,雖然校務百事待興,但是為加強與國外大學的聯繫合作,以促進文化交流,而與之締結姊妹學校。這項工作,很早便進行。

    最早與本校締結姊妹學校的外國大學是日本天理大學。該校於民國五十四年十一月間,便和本校締盟定約,並每年進行交換教授的活動。當時第一任由華岡派去日本天理大學任教的是日文系的蔡茂豐教授,而天理大學第一任應聘任教華岡的是清水榮吉教授,於當年的十一月十五日到任,執教日文系。

    蔡茂豐教授赴天理大學任教三年之後,接著由法律系的林茂松教授繼任,三年之後,由史學系江樹生教授再繼任。江樹生教授在天理大學共任教四年,替天理大學完成了日本閩南語辭典的編輯奠基的工作。四年任滿後轉往荷蘭,從事荷據時代臺灣史的研究工作。天理大學的遺缺由經濟系吳永猛教授前往接任,繼吳教授之後擔任天理大學的交換教授者,先後是陳清香、高輝陽、林鋒雄、沈成添等諸教授,均在學院時期前往任教。

    至於由日本天理大學應聘華岡者,繼清水榮吉教授之後,有蜂矢宣朗、村上嘉英、橋本武人、塚本昭和、金子圭助、前田清茂、佐藤浩司、下村作次郎等諸教授,他們多半是天理大學中文學科和宗教學科資深教授。天理大學和本校的交換教授執行活動,自民國五十四年起,每年實施,從不間斷。

    天理大學為日本天理教所創辦的大學,大學內附設圖書館,內收藏百萬冊的珍貴圖書,很多是中國境內亡佚多時的貴重資料,本校前往任教的交換教授利用其圖書資料,對研究工作收獲頗豐。

    天理大學另附設天理參考館,即是博物館,內收藏中國文物與臺灣原住民文物,亦馳名國際。

    本校和國外著名大學的交換活動,除了交換教授之外,亦有交換學生、交換研究資料等。繼天理大學之後,和本校締結姊妹校的是美國的聖若望大學,於民國五十五年七月締盟,以交換留學生為主要活動。

    東鄰的韓國,和本校締結姊妹校是數量最多的國家,民國六十四年一月間,先後和高麗大學、建國大學、嶺南大學、慶熙大學、圓光大學等五校締盟。六十五年一月又和國民大學結盟,六十九年二月又和慶星大學締約。和這些韓國的大學締結姊妹校的主要活動是交換學生。因此學院時期的華岡校園,到處充滿著外國留學生的蹤影,尤以韓藉生最多。

    自民國五十四年起,終學院時期為止,共計和國外九所知名大學締結姊妹校,改制大學之後,仍然持續執行至今,擴大了國際的觀瞻和視野,也將中國文化學院之名傳播於世界上。

結語

由以上所述,可知學院時期的華岡學園,其實是今日中國文化大學的奠基。今日的研究所博士班,約百分之八九十是成立於學院時期,博士班全數成立於學院時期。今日大學部日間部共計六十個系,其中四十四個系成立於學院時期,夜間部的十六系全部完成於學院時期。

而民國五十六年成立的中華學術院,發揮了體制之外的學術發展功能,頒贈名譽哲士、研士學位予國內國際知名人士,為文化交流立下功績,編輯上千種學術刊物,闡揚中華文化,也輔助體制內大學的教學。六十一年成立的華岡興業基金會,則以企業經營的手法,為學校籌募基金,或創造利潤,對一度欠缺辦學經費的年代,自有相當的貢獻。至於成立於五十三年的華岡學會,使得校友和母校得以緊密相連,增加了校友返校服務治校的機會,從而達到創辦人所揭櫫的華岡人治華岡的理想。

而十七年間,除了奠定行政和學術系統的體制之外,辦學的績效更可以從教授的研究成果、出版品類的繁多豐碩中看出來,本文略去了畢業生的傑出表現,但就各研究所知名教授出席國內外所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而言,每一所研究所均有教授出席世界級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將華岡創辦人的辦學理念向世界宣揚,使國際人士認識華岡,肯定華岡為國際華學研究的重鎮,更和著名國外大學締結姊妹校,交換教授、交換學生,交流文化,一代接一代,持續至今,華岡已是世界知名的高級學府。回顧往日,學院時期的辦學理念奠基之功不可沒。